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对低温期厌氧系统产气效率下降的进水预热与保温层修复
冬季环境温度低,厌氧反应器内水温下降,产甲烷菌活性显著降低,沼气产量减少。作为一线工业废水处理工,掌握其效率下降的罐体表面温度检测、进水预热措施实施与保温层破损修复方法,是维持厌氧稳定运行的关键。35℃是中温厌氧的“生命线”。
应对应每日测量厌氧罐外壁不同高度温度,若局部低于环境温度5℃以上,说明保温层失效。重点检查人孔、管道穿墙处等易漏热点。对进水进行预热:可利用厂区余热(如锅炉回水、空压机冷却水)通过换热器将进水提升至30-32℃,减轻罐内加热负担。同时检查蒸汽盘管或电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某厂UASB冬季产气量下降40%,工业废水处理工发现罐顶保温棉被雨水浸湿,更换后并启用进水预热,罐内温度从28℃升至34℃,产气恢复90%。
建立保温层季度巡检制度。避免直接向罐内加冷水。低温产气下降是季节的“代谢减缓”,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具备主动的保温意识和系统的热管理能力,才能测温查漏,预热进水,修复保温,最大限度减少热量损失,守护厌氧菌群的最佳活性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