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对高浓度氨氮冲击下硝化系统崩溃的污泥保种与逐步恢复

当高浓度氨氮废水瞬时排入,导致硝化菌大量死亡,系统出现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积累的“硝化崩溃”,恢复周期长。作为一线工业废水处理工,掌握其崩溃后的污泥保种措施、低负荷养菌与逐步提负恢复方法,是缩短停产时间的关键。崩溃的典型特征是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均大幅升高。

应对首先应立即停止进水,将系统转为“饥饿保种”状态。保留部分高浓度污泥在曝气池中,维持低DO(1-2mg/L)和适宜pH(7.8-8.2),防止剩余硝化菌死亡。若条件允许,可从外部引入健康硝化污泥作为“种子”。恢复期采用低浓度、低流量进水,COD和氨氮负荷控制在设计值的30%以下,让硝化菌缓慢繁殖。每3-5天检测一次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当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时,再逐步提高负荷。某厂硝化崩溃后,工业废水处理工保留30%污泥保种,用清水加少量碳源养菌两周,再引入低浓度废水,一个月后系统完全恢复。

避免急于恢复生产而强行进水。建立硝化系统运行档案。硝化崩溃是系统的“休眠”,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具备系统的恢复思维和耐心的养菌策略,才能保种存菌,低负养菌,渐进提负,科学重建硝化功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