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对高浓度氨氮冲击的应急排泥与碳源补充
工业废水常因生产波动导致高浓度氨氮瞬时冲击,超出系统硝化能力,引发出水超标。作为一线工业废水处理工,掌握其冲击的快速响应、应急排泥与碳源协同补充方法,是避免系统崩溃的关键。冲击迹象是进水氨氮骤升,生化池DO快速下降,硝化速率减缓。
应对首先应减少或暂停进水,降低负荷。立即进行应急排泥,排出部分老化污泥,腾出空间增加硝化菌数量。排泥量可根据冲击程度确定,一般为总污泥量的10%至20%。同时检查碱度,硝化过程消耗碱度,需补充碳酸钠维持pH在7.5至8.0。若后续进入缺氧区,还需补充碳源(如乙酸钠)保障反硝化。某厂接收一批高氨氮母液,氨氮达500mg/L。工业废水处理工立即减水运行,排泥15%,并投加碳酸钠和乙酸钠,系统在48小时内恢复稳定。
日常应建立高氨氮废水接收预案,明确减水、排泥、加药流程。与生产部门保持沟通,提前获知高负荷排放计划。高氨氮冲击是系统的“重压”,工业废水处理工应具备果断的应急能力和系统的调控思维,才能科学排泥,协同加药,快速恢复硝化功能,保障出水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