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生化系统总磷去除率下降的化学除磷协同优化

生化系统生物除磷效果受污泥龄、厌氧释磷条件等因素影响,当进水波动或系统失衡时,总磷去除率可能下降。此时需启动化学除磷作为补充手段,实现协同优化。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去除率下降的判断、药剂选择与投加点优化方法,是保障出水总磷达标的关键。下降的迹象是出水TP持续高于0.5mg/L,而进水TP无明显升高,且SVI偏高,镜检聚磷菌较少。

协同优化首先应稳定生物系统,避免过长污泥龄抑制释磷。在此基础上启动化学除磷。选择适宜药剂PAC适用于中性至弱碱性水,硫酸亚铁适用于酸性水,石灰适用于高磷废水。确定最佳投加点可在生化池末端混合液渠投加,利用剩余碱度;或在二沉池进水区投加,提高反应效率;也可在深度处理段精确调控。通过小试确定最佳投加量,避免过量增加污泥量或影响出水色度。

某厂雨季进水稀释后生物除磷减弱,TP升至1.2mg/L。操作人员在二沉池配水井投加PAC,初始剂量30mg/L,经调整后稳定在20mg/L,出水TP降至0.3mg/L以下。为减少药耗,该厂同时优化排泥,恢复生物除磷能力。

日常管理中,应定期监测各段TP浓度,评估协同效果。建立药剂消耗与TP去除的关联记录。化学与生物除磷是系统的“双保险”,操作人员应具备系统的工艺知识和灵活的调控能力,才能科学协同,精准投加,经济高效地实现总磷稳定达标。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