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加药间地面腐蚀运行管理与防护实务
一、引言
加药间常存放酸、碱、氧化剂等腐蚀性药剂,若发生泄漏或洒落,极易腐蚀地面,造成水泥剥落、钢筋外露,影响建筑结构安全。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腐蚀判断方法、现场应急处理与长期防护措施非常重要。
二、地面腐蚀的常见表现与成因
腐蚀的主要表现包括:
地面出现坑洼、起砂或粉化;
水泥层剥落,露出石子或钢筋;
泄漏区域有白色结晶或变色;
地面潮湿区域扩大;
脚感松软或有塌陷趋势。
常见成因有:
酸碱泄漏未及时清理;
地面未做防腐处理;
清洗时使用高压水枪冲刷;
长期潮湿导致材料劣化;
药剂飞溅或滴漏累积。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每日检查地面是否有破损或潮湿区域。定期查看药剂容器下方是否有渗漏痕迹。注意泄漏后是否使用中和剂处理。每次处理腐蚀问题后应记录位置、面积、处理方法及操作人信息,便于后期评估。
四、腐蚀判断与防护建议
为延长地面寿命,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在药剂存放区铺设耐酸碱地垫或防腐地坪;
泄漏后立即用中和剂处理并清理;
避免使用高压水冲洗地面;
定期检查地漏是否畅通;
建立地面腐蚀管理档案,分析发展趋势。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地面起砂时,应评估是否需重新做防腐层。若泄漏导致水泥剥落,应先中和再修补。对于钢筋外露问题,应除锈后用防腐砂浆填补。若地面长期潮湿,应检查是否有管道渗漏或排水不畅。若防腐层老化,应安排整体翻新。
六、安全操作与维护建议
操作前应穿戴橡胶手套、护目镜、防化靴等防护装备,防止接触腐蚀性液体。严禁在未防护情况下处理大面积腐蚀。建立加药间环境管理档案,记录每次泄漏、清理、修补的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腐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设施维护意识。
七、总结
地面腐蚀虽属基础设施问题,但其发展会直接影响加药间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操作人员应具备环境管理意识和基础维护能力,才能及时发现并治理隐患,为企业安全文明生产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