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气蚀现象的现场识别与吸水条件改善
离心泵在运行中若出现气蚀,会发出类似“噼啪”或“砂石滚动”的异常噪音,伴随振动加剧、出口压力波动、流量下降,严重时导致叶轮损坏、密封失效。气蚀多因泵的吸水条件不良,使叶轮入口处压力低于水的饱和蒸汽压,产生气泡并瞬间破裂冲击叶轮。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现场识别、原因分析与吸水条件改善方法,是延长泵寿命、保障供水稳定的关键。气蚀的早期迹象是泵体发出不规则异响,尤其在流量增大时明显,同时泵效下降,能耗上升。
发现气蚀应首先检查吸水系统。确认吸水池液位是否过低,进水管是否有堵塞或漏气。检查阀门开度是否全开,弯头和变径是否过多导致阻力过大。测量泵的净正吸入压头NPSHa是否满足泵的必需净正吸入压头NPSHr。若吸水池液位低,应提高水位或调整泵的安装高度。若进水管有漏气,应紧固法兰或更换垫片。某厂回用水泵在夏季高峰用水时频繁气蚀,检查发现吸水池液位过低且进水管有轻微漏气。操作人员提高液位至安全线,并修复漏点,气蚀现象消失。
为改善吸水条件,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吸水管长度和弯头数量,降低沿程阻力。确保吸水管有连续向上的坡度,避免形成气囊。在泵入口加装偏心大小头,平面向下,防止积气。对于高吸程泵,可考虑加装诱导轮或前置增压泵。定期清理吸水口滤网,防止堵塞。建立泵运行记录,记载流量、压力、电流、声音等参数,便于趋势分析。
安全操作方面,处理漏气时应停泵断电,防止意外启动。高处作业注意防滑。气蚀虽不立即停机,但其累积损伤严重。操作人员应具备敏锐的听觉判断力和系统的水力知识,才能及时识别气蚀,科学改善吸水条件,保障泵组高效稳定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