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格栅井栅渣清运不及时运行管理与优化实务
一、引言
格栅是废水处理的第一道屏障,用于拦截塑料、布条、树枝等大块杂物。若格栅井内栅渣清运不及时,会导致格栅堵塞、过水不畅、水泵吸入异物损坏,甚至引发溢流事故。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清运的频次控制、流程优化与异常处理,是保障系统畅通的基础工作。
二、清运不及时的常见表现与成因
主要表现:
格栅前后液位差增大;
格栅机运行电流升高或频繁跳闸;
井内栅渣堆积过高,接近水面;
水流通过时产生漩涡或噪音;
恶臭加剧,蚊蝇滋生。
常见成因有:
清运频次过低,未根据来水情况调整;
清运工具不配套,效率低;
员工责任心不强,敷衍了事;
栅渣含水率高,运输困难;
缺乏有效监督和考核机制。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每日观察格栅前后液位差,判断堵塞程度。记录格栅机运行电流变化。根据来水量和杂物含量,动态调整清运频次(如雨天、生产高峰期增加次数)。使用专用工具(如捞渣网、铲车)提高效率。清运后检查格栅是否完全复位。
四、清运判断与优化建议
为实现高效清运,建议:
量化标准:设定液位差报警值(如30cm),超过即清运。
工具升级:配备自动抓斗或螺旋输送机,减少人工。
流程规范:制定“栅渣清运SOP”,明确步骤、工具、安全要求。
减量处理:对栅渣进行压榨脱水,降低体积和重量。
分类处置:可回收物(如塑料瓶)单独收集,其余按固废处理。
建立“格栅运行与清运记录表”,实现可追溯管理。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格栅机频繁跳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是否被大件杂物卡住。若液位差持续升高,应手动清理或启动备用格栅。对于含水率高的栅渣,可加装压榨机。若员工清运不积极,应加强培训和绩效考核。对于大件异物(如木头、金属),应设置拦截网或加强源头管控。
六、安全操作与环保建议
清运时穿戴防水服、橡胶手套、防滑靴、护目镜。使用工具注意防滑和防刺。防止栅渣掉落污染环境。运输过程密闭,防止洒落。建立“栅渣处置台账”,记录重量、去向。定期对格栅井进行清洗和消毒。
七、总结
格栅清运是“脏活累活”,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操作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优化意识,才能确保拦截有效、过水顺畅、系统稳定,为后续处理单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