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多班次交接信息遗漏运行管理与标准化交接实务

一、引言

废水处理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依赖白班、中班、夜班之间的有效交接。若交接信息不完整(如异常未报、操作未述、备件未交),会导致误操作、延误处理、事故扩大。信息遗漏是管理漏洞,而非技术难题。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标准化交接流程与关键信息点,是保障系统连续稳定运行的基础。


二、信息遗漏的常见表现与成因

遗漏的主要表现包括:

接班人员不知前班异常情况;

设备故障未延续处理;

药剂添加量不明确;

取样任务未完成或结果未告知;

工具、钥匙、防护用品缺失。

常见成因有:

交接流于形式,口头为主,无记录;

关键信息未量化(如“有点异常”);

交接时间仓促,沟通不充分;

缺乏统一的交接清单;

员工责任心不强,隐瞒问题。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建立“交接班记录本”,包含固定栏目。交班前30分钟开始整理信息。接班人员提前15分钟到岗巡查。交接必须面对面进行,重要事项重复确认。交接内容应具体、量化、可追溯。


四、遗漏判断与标准化建议

为杜绝遗漏,建议采用“五查五交”标准化流程:

查运行:交当前各单元运行状态(正常/异常/调试);

查异常:交未处理完的故障、报警、超标事件及处理进展;

查操作:交本班进行的操作(如启停设备、加药、排泥)及参数;

查物资:交药剂余量、备件库存、工具位置;

查任务:交待办事项(如取样、巡检、维修配合)。

建立“交接班确认卡”,双方签字确认。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接班后不知情异常时,应追溯交接记录。若信息模糊,应补充书面说明。对于隐瞒问题者,应批评教育。若因交接不清导致事故,应追责。建议引入电子交接系统,实现留痕管理。定期抽查交接质量,纳入考核。


六、安全操作与管理建议

交接时注意安全,高风险区域共同确认。涉及LOTO(挂牌上锁)的,必须现场交接钥匙。建立“交接班质量评比”机制,激励规范行为。将标准化交接纳入新员工培训必修内容。


七、总结

交接班是运行管理的“桥梁”。操作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规范的沟通习惯,才能确保信息完整、无缝衔接、系统稳定,为企业连续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