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老旧阀门内漏运行管理与带压堵漏实务
一、引言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中大量使用各类阀门(闸阀、蝶阀、截止阀等),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许多阀门出现“内漏”现象——即阀门关闭后,介质仍在阀芯密封处缓慢渗漏。内漏不仅造成水资源浪费、药剂流失,还可能导致工艺流程紊乱、检修时无法有效隔离,存在安全与环保双重风险。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内漏的识别方法、带压应急堵漏技巧与长期更换策略,是保障系统严密性的重要技能。
二、内漏的常见表现与成因
内漏的主要表现包括:
阀门关闭后,下游管道仍有水流声或轻微出水;
检修排空时,某段管道长期无法排净;
工艺切换后,目标流程仍检测到介质存在;
阀门手轮操作后,压力或流量变化不明显;
阀体或填料函处有轻微渗水。
常见成因有:
阀芯与阀座密封面磨损或腐蚀;
阀板变形或密封圈老化;
杂质卡在密封面导致闭合不严;
长期未操作,阀杆锈死或密封失效;
压力波动大,冲击密封结构。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每日巡检时注意听阀门周围是否有异常流水声。定期对关键隔离阀进行“关闭验证”:关闭后观察下游压力或液位是否下降。对长期未操作的阀门,应定期活动手轮(1/4圈来回),防止锈死。建立“阀门健康档案”,记录每台阀门的型号、安装时间、维修历史、内漏状态。
四、内漏判断与带压堵漏建议
对于轻微内漏,可在不停产的情况下采取应急堵漏措施:
注脂法:通过阀门注脂口注入专用密封脂,填充密封面间隙。操作前确认注脂嘴完好,注脂时缓慢加压,观察泄漏是否减少。
夹具堵漏:针对法兰或阀体连接处渗漏,可使用定制夹具配合密封垫片进行机械封堵。
临时包裹:用吸水材料(如棉纱)包裹泄漏点,外层用防水胶带或快干水泥临时固定,防止扩散。
注意:带压堵漏仅为临时措施,必须尽快安排停机更换。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阀门关闭后仍有水流,应首先确认是否为系统背压或虹吸现象。若确认内漏,应评估其影响范围:若为旁路阀,可暂时关闭上下游主阀隔离;若为关键隔离阀,应上报并制定更换计划。对于频繁内漏的阀门类型,应考虑更换为密封性能更好的球阀或偏心半球阀。若因杂质导致,应在上游加装过滤器。
六、安全操作与更换建议
带压操作时必须穿戴防水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防止高压水射流伤人。注脂时压力不得超过阀门额定值。严禁在未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拆卸阀门。建立“老旧阀门更换优先级清单”,按使用年限、介质腐蚀性、关键程度排序,分批更换。更换过程严格执行LOTO(挂牌上锁)程序。
七、总结
阀门内漏虽“静默”,但其累积影响不容忽视。操作人员应具备敏锐的听觉判断力和规范的应急处置能力,才能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科学更换,确保系统严密、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