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冬季厂区室外管路防冻裂巡检与应急处置实务
一、引言
冬季低温是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暴露在室外的工艺管道、阀门、仪表引压管等,一旦结冰,轻则堵塞管路影响运行,重则导致管道冻裂、大量污水泄漏,引发安全事故和环保风险。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冬季防冻巡检要点、识别高风险点及应急处置流程,是保障系统稳定过冬的关键。
二、易冻部位的识别与风险等级划分
并非所有室外管路都同等风险。应根据介质、流速、保温状况、位置等因素划分风险等级:
高风险:长期停用的备用管道、低流速的加药管线、仪表引压管、排空不彻底的管道、保温层破损处。
中风险:正常运行的工艺管道(但流速低时风险升高)、未伴热的取样管。
低风险:持续高流速的主工艺管道、已有效伴热的管路。
操作人员需建立“冬季防冻重点部位清单”,明确巡检频次和责任人。
三、日常巡检的关键操作要点
冬季巡检不能流于形式,需做到“一看、二摸、三听、四查”:
一看:观察保温层是否完好,有无破损、脱落、被雨水浸泡;管道表面有无结霜或冰凌。
二摸:用手(戴手套)触摸管道,判断温度是否过低,特别是阀门、弯头、变径等易积水部位。
三听:倾听管道内介质流动声音是否正常,若声音断续或消失,可能已部分冻结。
四查:检查伴热系统(电伴热带、蒸汽伴热)是否正常工作,疏水器是否畅通。
巡检应增加频次,特别是寒潮来临前后、夜间和交接班时段。
四、冻结判断与应急处置流程
发现疑似冻结,应立即按以下流程处理:
确认:通过测温枪或手感确认冻结位置和范围。
隔离:如可能,关闭上下游阀门,防止影响其他系统。
解冻:
小范围冻结:可用热风枪、热水袋或蒸汽软管缓慢、均匀加热,严禁用明火烘烤。
大范围或关键管路:考虑临时增加伴热带或搭建保温棚。
检查:解冻后,缓慢升压,检查管道、焊缝、法兰有无泄漏。
记录:详细记录冻结时间、位置、原因、处理措施、修复情况。
建立“防冻应急包”,内含热风枪、保温棉、电伴热带、快速接头等常用物资。
五、常见问题与预防对策
问题:保温层进水失效。对策:定期检查并修复破损,确保防水层完好。
问题:伴热带不热或损坏。对策:入冬前全面测试,更换老化线路。
问题:备用管道未排空。对策:制定停用管道排空规程,并挂牌标识。
问题:仪表引压管冻结。对策:加装小型电伴热或采用防冻液填充隔离。
问题:夜间温度骤降。对策:加强夜班巡检,关键部位可考虑24小时监控。
六、安全操作与协作建议
操作时穿戴防滑靴、保暖手套、护目镜,防止滑倒和冻伤。
使用热风枪时注意防火,远离易燃物。
解冻作业需双人操作,一人监护。
与仪表、电气、维修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伴热、仪表系统协同防护。
建立“冬季防冻管理档案”,记录每次巡检、维护、应急事件。
七、总结
冬季防冻不是简单的“穿衣戴帽”,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操作人员需具备风险预判能力、细致的巡检习惯和规范的应急技能,才能有效抵御严寒,确保废水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