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电动葫芦吊装作业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实务

一、引言

电动葫芦是污水处理厂进行设备搬运、检修、吊装作业的重要起重工具。由于涉及高空作业和重物起吊,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许可制度及事故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二、电动葫芦的基本结构与适用场景

电动葫芦主要由:

电动机;

减速器;

卷筒;

钢丝绳;

吊钩;

控制系统组成。

适用于以下作业场景:

更换水泵、风机等大型设备;

吊装配电柜、仪表箱;

搬运药剂桶、污泥斗;

维修管道支架、桥架;

应急抢险物资调运。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每日检查钢丝绳有无断股、打结、磨损现象。定期润滑齿轮、轴承等传动部件,防止卡滞或断裂。观察限位开关是否灵敏,防止冲顶或坠落事故。注意遥控器或按钮盒是否完好,信号传输是否稳定。每次使用后应记录时间、起吊重量、操作人信息,便于后期分析优化。


四、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为提升起重作业安全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实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

设置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范围;

使用前确认吊具、挂钩、索具完好;

不得超载、斜拉、猛升猛降;

建立起重作业审批制度,落实安全交底。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电动葫芦无法升降时,可能是电机损坏、制动器卡死或控制线路故障所致,应逐一排查恢复。若提升过程中抖动严重,可能是齿轮磨损或轴承损坏,应更换相关部件。对于钢丝绳打结问题,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重新整理,防止断裂风险。若限位开关失效,可能导致冲顶或脱钩,应立即更换开关并进行复位测试。


六、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建议

操作前应穿戴防滑鞋、安全帽、护目镜等防护装备,防止坠物伤害。严禁在未确认负载和吊具状态的情况下盲目操作。建立电动葫芦运行维护档案,记录每次检修、更换配件的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起重安全专项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七、总结

电动葫芦虽属辅助设备,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厂区设备维护和人身安全。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机械知识和起重经验,才能确保系统高效、安全运行,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