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消毒系统运行管理与药剂控制实务

一、引言

消毒系统是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的最后一道防线,主要用于杀灭病原微生物,防止水体传播疾病。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其运行管理要点、药剂控制技巧及常见问题判断与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二、消毒系统的基本类型与适用场景

常见的消毒方式包括:

次氯酸钠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过氧化氢消毒。

不同消毒方式适用于不同水质和排放标准:

次氯酸钠适合常规消毒,成本较低;

二氧化氯杀菌能力强,适用于高污染水体;

臭氧消毒效果好,但设备投资高;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清澈水体,无残留;

过氧化氢适用于应急或特殊场合。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每日检查消毒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药剂投加量准确。定期校准计量泵,防止剂量偏差。监测出水余氯或紫外线强度,判断消毒效果。注意药剂储存环境,防止光照、高温或泄漏。每次消毒后应记录时间、药剂种类、投加量、操作人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四、药剂控制与优化建议

为提高消毒效果,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进水水质动态调整投加量;

使用在线余氯仪反馈控制投加系统;

实施分段投加,提高反应效率;

对多种消毒方式联合使用时应先做兼容性试验;

建立消毒数据库,分析历史数据优化策略。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出水大肠杆菌超标时,可能是药剂失效、投加量不足或混合不均匀所致,应检查药剂有效期并重新配置。若消毒设备无法启动,可能是电源故障、急停按钮未复位或控制系统死机,应逐一排查恢复。对于药剂泄漏问题,应穿戴防护装备后进行清理,防止环境污染。若紫外灯管亮度下降,可能是灯管老化或石英套管结垢,应更换灯管或清洗套管。


六、安全操作与维护建议

操作前应穿戴橡胶手套、护目镜、口罩和围裙,防止接触腐蚀性药剂。严禁在未通风情况下长时间接触高浓度药剂。建立消毒系统维护档案,记录每次维修、更换配件的时间。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消毒系统专项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和风险防范意识。


七、总结

消毒系统虽属末端处理环节,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出水水质是否达标。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工艺调控能力,才能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为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提供有力支持。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