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厂区污水处理药剂储存与使用安全管理实务

一、引言

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化学药剂,如混凝剂、氧化剂、消毒剂、pH调节剂等。这些药剂大多具有腐蚀性、毒性或反应性,若管理不当,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作为一线操作人员,掌握药剂的安全储存、规范使用和应急处置流程至关重要。


二、常用药剂的分类与危险特性

常见的污水处理药剂包括:

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

氧化剂(如次氯酸钠、双氧水);

酸碱类(如硫酸、氢氧化钠);

杀菌剂(如二氧化氯、臭氧);

营养盐(如磷酸盐、尿素)。

不同药剂的危险特性不同:

强酸强碱具有强腐蚀性,接触皮肤会造成烧伤;

氧化剂遇可燃物可能引发燃烧;

某些药剂混合后会发生剧烈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固体粉末状药剂吸入过多可能引起呼吸道不适。


三、药剂储存的基本要求

药剂仓库应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高温区域,并配备防爆灯具、泄漏收集槽、灭火器材等安全设施。药剂应按种类分区存放,避免混放。例如:

酸类与碱类应分开;

氧化剂与还原剂应隔离;

易挥发药品应密封保存;

所有容器应贴有明显标签,标明名称、浓度、危险等级及有效期。


四、日常使用管理要点

操作人员在领取和使用药剂前应核对名称、用途和配比要求,防止误用。取用药剂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口罩和橡胶围裙,避免直接接触。加药作业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必要时开启局部排风装置。每次使用后应记录用量、时间、操作人信息,便于追溯管理。废弃包装物应按规定集中回收,交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处理。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药剂泄漏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穿戴好防护装备后进行清理,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液体并密封处理。若发生误服或接触皮肤,应按照《化学品安全说明书》进行初步急救并送医治疗。对于临近保质期的药品,应优先使用或申请报废处理,防止失效影响处理效果。若仓库温湿度异常,应检查空调或除湿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必要时更换温控系统。


六、安全操作与应急处置建议

操作前应熟悉各类药剂的安全数据表(MSDS),了解其理化性质和急救措施。严禁在未通风情况下长时间接触高浓度药剂。建立药剂出入库台账,记录每次领用、使用、剩余情况。制定突发泄漏或中毒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每年至少组织一次药剂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响应能力。


七、总结

厂区污水处理药剂虽属辅助材料,但其安全管理直接关系到员工健康和企业环境合规性。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化学品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才能确保药剂储存有序、使用安全,为企业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