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污泥浓缩池运行管理与排泥控制实务

一、引言

污泥浓缩池是污水处理厂中用于减少污泥含水率、提高后续脱水效率的重要设施。作为一线操作人员,了解其运行规律、日常巡检要点以及排泥控制技巧,对于保障整个污泥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污泥浓缩池的功能与设计特点

污泥浓缩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重力沉降将来自初沉池或二沉池的剩余污泥进行初步减量,使其浓度提升至2%~5%,从而减少后续脱水设备的负荷和药剂消耗。常见的类型包括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其中连续式更适用于大型污水厂。池体通常为圆形或矩形结构,设有中心进泥管、周边出水堰和底部排泥口等关键部件。


三、运行管理中的关键操作要点

操作人员应定期观察污泥沉降情况,判断是否发生上浮、翻泥或结块现象。正常运行状态下,污泥界面应清晰可见,沉降速度适中。同时要注意监测进出泥量是否平衡,避免因进泥过多导致溢流或排泥不及时造成积泥。排泥频率应根据污泥性质灵活调整,一般每天1~2次,必要时可增加频次。此外,还应记录每次排泥量、时间及浓缩后污泥浓度,便于分析系统运行状态。


四、排泥控制策略与优化建议

合理的排泥控制有助于维持浓缩池的运行效率。若发现浓缩效果变差,可能是由于进泥浓度过低、停留时间不足或有机质分解引起的气泡干扰所致。此时可通过延长停留时间、降低进泥速率或投加少量絮凝剂来改善沉降性能。排泥方式建议采用定时自动排泥结合手动调节相结合的方式,既保证运行稳定性,又具备灵活性。对于冬季低温环境下,应适当延长排泥间隔,防止污泥冻结影响后续处理。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浓缩池出水浑浊时,可能是由于排泥不及时或进泥中夹带大量细小颗粒所致,应加强排泥并检查前端沉降单元是否运行正常。若池底出现局部积泥严重,可能是布泥不均或刮泥设备故障造成的,应调整进泥口位置或检修刮泥装置。对于污泥上浮问题,通常是由于反硝化作用或厌氧发酵产生的气体带动污泥上升,此时应缩短污泥停留时间,并适当曝气抑制厌氧反应。


六、安全操作与维护建议

操作前应穿戴防护装备,如橡胶手套、防滑鞋等,防止接触污泥或滑倒受伤。严禁在未断电情况下进行维修作业,防止触电事故。定期润滑刮泥机轴承,检查密封圈磨损情况,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紧固各部件连接。每次维修或更换配件后都要做好记录,方便日后追溯和管理。


七、总结

污泥浓缩池虽然处于污泥处理流程的前端环节,但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到后续脱水和处置的效率。操作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故障识别能力,并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为实现污泥减量化目标提供有力支持。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