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必须掌握的事故应急池运行与突发排水应对策略
一、引言
事故应急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用于临时储存突发排放废水的关键设施,能够有效缓解冲击负荷,防止超标废水直接进入处理系统。作为一线操作人员,了解其运行管理要点、应急启用条件及后续处置方法非常重要。
二、事故应急池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事故应急池的主要作用包括:
缓冲突发性高浓度废水;
防止有毒物质瞬间进入生化系统;
提供应急处理空间,便于分批处理;
减轻污水处理系统的冲击负荷。
其容积设计一般应满足8~24小时的最大可能事故排放量,并配备必要的搅拌、提升和监测设备。大型企业还可设置多格分隔式应急池,便于交替使用和清淤维护。
三、日常运行管理要点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应急池的液位、水温、pH值等基本参数,确保其处于待命状态。同时要保持池内清洁,防止杂物堆积影响出水畅通。应急池出口应设有控制阀门,防止非紧急情况下误排。每月至少一次进行模拟演练,测试提升泵、搅拌系统和控制系统是否正常。
四、应急启用条件与操作流程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立即启用事故应急池:
生产车间突发大量高浓度废水排放;
进水pH值剧烈波动,超出系统承受范围;
检测到重金属、有毒有机物等抑制性物质;
主处理系统出现故障或检修期间。
操作流程包括:
关闭主处理系统进水阀门;
打开应急池进水闸门;
启动搅拌系统防止沉淀;
记录水量、水质、时间等关键数据;
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预处理后再进入主系统。
五、常见问题与处理对策
当发现应急池水位异常升高时,可能是由于误排或暴雨积水所致,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调整排水计划。若池底积泥较多,应安排定期清淤,防止堵塞出水口。对于含有挥发性有害气体的废水,应在池体上方设置通风装置,防止气体聚集引发安全事故。此外,还应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和处置流程,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六、冬季运行注意事项
冬季低温条件下,应急池内的污水流动性减弱,容易出现局部冻结或结块现象。因此,操作人员应加强巡检,确保搅拌和加热设备正常运行。必要时可在池体外部加装保温层,防止结冰影响进出水畅通。对于寒冷地区,应急池宜采用地下式结构,以减少温度影响。
七、总结
事故应急池虽然平时处于备用状态,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操作人员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通过科学管理手段,使其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真正起到“缓冲带”和“安全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