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生物强化技术在食品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工程化应用

一、引言

食品加工废水具有高COD、高氨氮、波动性强的特点,传统活性污泥法常因微生物种群结构不稳定导致处理效果下降。生物强化技术(Bioaugmentation)通过投加高效降解菌剂提升系统抗冲击能力,已成为提高生化处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技术原理与功能菌种

生物强化基于向污水处理系统中引入特定功能微生物(如反硝化菌、除磷菌、耐毒性菌等),其核心作用包括:

提高有机物降解速率;

强化脱氮除磷性能;

缓解有毒物质抑制;

增强系统恢复力。

常用菌剂包括:

Bacillus spp.(降解脂肪类污染物);

Pseudomonas spp.(降解芳香族化合物);

Nitrosomonas/Nitrobacter(硝化菌);

Paracoccus denitrificans(反硝化菌)。


三、投加方式与工艺适配

根据系统类型,可采取以下方式投加:

连续流投加:适用于稳定运行的A²O、SBR系统;

冲击负荷前预投加:应对进水水质波动;

固定化菌剂包埋:提高存活率与稳定性;

复合菌剂组合使用:增强多功能性。


四、工程实践案例

某乳制品厂在原有A/O工艺基础上引入复合菌剂(含脱氮菌+降解菌),在进水COD波动较大(800–1500 mg/L)条件下,系统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TN去除率提高15%,污泥沉降性能改善明显。


五、挑战与对策

菌剂存活率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长期投加成本较高;

需防止外来菌株对原生态系统干扰;

可结合基因工程菌株定向筛选提升效能。


六、未来发展方向

开发低温/高盐适应型工程菌株;

构建智能菌剂投加系统;

探索与厌氧消化、厌氧氨氧化耦合;

推动生物强化标准化与产品化发展。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