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处理工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及设备
厌氧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即在无氧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污水处理方法。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如食品加工、酿造、造纸等行业产生的废水。厌氧处理不仅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还能产生可作为能源的沼气,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厌氧微生物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逐步转化为较为简单的化合物,并最终生成甲烷(CH₄)、二氧化碳(CO₂)等气体。这一过程通常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水解酸化阶段:复杂的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氨基酸、脂肪酸、单糖),并进一步发酵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其他简单化合物。
产氢产乙酸阶段:在产氢细菌的作用下,挥发性脂肪酸被进一步分解为乙酸、氢气(H₂)和二氧化碳(CO₂)。
产甲烷阶段:最后,在产甲烷菌的作用下,乙酸、氢气和二氧化碳被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
主要工艺类型
1.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
原理:废水从底部进入反应器,穿过由厌氧污泥组成的床层,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被厌氧微生物降解,产生的沼气带动部分污泥上升至顶部集气室。
特点:
高效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可回收沼气作为能源。
设备:
三相分离器:用于分离出水、沼气和污泥。
布水系统:确保废水均匀分布在整个反应器中。
2. 厌氧滤池(AF)
原理:废水通过填充有惰性材料或特殊载体的滤池,微生物附着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对废水进行净化。
特点: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对进水水质变化适应性强。
设备:
填料:提供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空间。
布水系统:保证废水均匀分布。
3. 厌氧膨胀床/流化床反应器(ABR/AFBR)
原理:利用废水流动使载体材料膨胀或流化,增加微生物与废水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处理效率。
特点:
处理效率高,尤其适合处理含有悬浮固体的废水。
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设备:
载体材料:选择合适的材质以促进微生物附着。
曝气装置:虽然称为“厌氧”,但在某些设计中可能需要微弱的曝气来维持适当的流态。
4. 两相厌氧消化系统
原理:将厌氧消化过程分为两个独立的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主要负责水解酸化和产氢产乙酸,第二个反应器则专注于产甲烷。
特点:
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效率。
更容易控制各阶段的环境条件。
设备:
分隔的反应器:分别针对不同的代谢阶段设计。
温度控制系统:保持适宜的温度以支持微生物活动。
关键设备及操作要点
加热系统:大多数厌氧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35°C左右(中温厌氧)或55°C左右(高温厌氧),因此需要加热系统维持恒定温度。
搅拌装置:帮助混合废水和污泥,防止污泥沉积,提高传质效率。
沼气收集与利用系统:包括沼气储罐、脱硫装置以及用于发电或供热的燃烧设备。
pH值和碱度调节:厌氧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酸性产物,需定期监测并调整pH值,必要时添加碱性物质(如碳酸钠)以维持适宜的pH范围(6.5-7.5)。
营养平衡:确保足够的氮、磷等微量元素供应,满足微生物生长需求。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因其高效能和资源回收潜力,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