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废水处理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1. 废水的定义与来源

废水是指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含有污染物的水。根据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以下几类:

生活污水:来自家庭、学校、医院等场所,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悬浮物和病原微生物。

工业废水:由各类工厂排放,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油类等复杂成分。

农业废水:来源于农田灌溉、养殖业等,常包含化肥、农药残留及动物粪便。


2. 污水处理的目标

污水处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要求。具体包括:

去除悬浮固体(SS)。

降低生化需氧量(BOD)和化学需氧量(COD)。

去除氮、磷等营养元素,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消灭病原微生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3. 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污水处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一级处理:采用物理方法(如格栅、沉淀池)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

二级处理:运用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分解有机污染物。

三级处理:通过高级氧化、过滤、反渗透等深度处理手段进一步净化水质。


4. 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气浮、过滤等方法,主要用于去除颗粒状污染物。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反应(如中和、混凝、沉淀)去除溶解性污染物。

生物处理:借助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有机物,常见的有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环境部 工信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冶金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